以道法自然展開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共生關係,建置食物森林,使我們能真正享受自然健康生活。
閱讀更多
1980年代由園林設計師Robert Kourik提出了「可食地景」的概念,進行園林設計與農業生產融合、食用與觀賞價值兼具的空間運用方式。在景觀設計時,選用可食作物取代純觀賞性植栽,善用植物特性,打造兼顧環境美學機能與食材供應的環境。
「極端氣候」是指天氣事件嚴重偏離以往的形態。近年於電視新聞裡可以看到極端氣候變化的影響下,極端天氣事件威力倍增頻密發生,全球各地常常造成嚴重的天災,包括暴風雨、水災、熱浪和旱災…。
近年來食安問題頻傳,越來越多的消費者,開始關注自己吃下肚的食物是否安全。然而談到有機農產品或友善環境耕作審認,總有些人馬上會皺起眉頭:「新聞報導的黑心食品這麼多…“有機”是真的嗎?」。
我們日常生活中雖然吃了很多食物,以個人所知這些食物,要不是有毒,也可能是缺乏營養的無用食物,其原因是農作物於種植時,大部分是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,另外也可能是土壤、空氣或水源受到汙染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