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文分享 / Article

讀書會心得體悟

作者:張師姐

列印
 
 
緣起:
110年六月一個特殊的邀約,我參加了讀書會一起學習。星期一、二、四、五計有四天分享金剛經;星期三是道德經的分享;每一章節分配一組(三人)來分享,並會先讀誦一回經文。
     
成立: 
經過兩個月的學習,宜蘭讀書會在110年八月中旬成立,因有之前讀書會的範例可依循,宜蘭讀書會很快就編製完成。我們從金剛經開始導讀,因為是剛起步參與分享的師兄姐少之又少。
 
過程:
在之前讀書會聽聞師兄姐們的分享很精采,好像若有所悟,但還是很模糊,先前上過修道院三次,老師在課堂也講解很多經典,但還是無法理解經文的法要,雖然老師對金剛經的經文及譯文都已經解釋得很清楚,但要真正理解經文的闡述運用在日常生活,還是很困難,剛開始參與分享經典時,著實困擾我一段時間,因為不能體悟就很難分享。
 
體悟: 
經過7~8個月的讀書會參與分享的薰陶,似乎有那麼一點覺悟,金剛經的法要直指我們的心,要如何破我執,也就是要如何降伏這顆攀緣的心?老師在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的經文重點也提到“如來法身”演化一切萬物;所以外在的一切事物都是我們的心所幻化出來的。因此,佛陀要我們面對人、事、物時要縮小這個「我」的成分,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。研習道德經(雖然字義比較艱澀)後才發現,道德經與金剛經是可以相互輝映的,人生在上半場總是為家庭及職場工作而奮鬥,汲汲營營於事業上的成就,為五斗米折腰;殊不知在靈性上的提昇才是這輩子最重要的課題。人生如戲,戲如人生,我在後半生要如何來演完這齣戲呢?每個人的出生都是因緣合和而來的,生來空空,死後也帶不走名利、財富,空空而來空空而去;也就是因緣生 、因緣滅。
 
既然了解是因緣所生法,那麼後半生就應以因緣所生法來對治我的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這五毒。佛法不離世間覺,最好的修行道場就在日常生活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人、事、物的外境,我都會跟自己的心對話(那是因緣業力的關係,好好去面對及處理;莫再造新殃);若是心中升起無明時,我也會調侃說“自己想太多,那是五毒在作怪”。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,發現煩惱變少了,靜坐過程中也懂得收攝五根(因意根實在太難控制,目前只能讓它暫且逍遙了,但會隨時去中斷它,免得讓它念念相續沒完沒了)。每回上修道院老師總是叮嚀我們要設立讀書會,當時實在不懂為什麼要堅持設立讀書會,現在我終於明白老師的用心,透過分享經典來洗滌、消除我們累劫累世所帶來的習氣是最快的方法。7/16是全國教練回訓,老師講解了三轉法輪的修行次第,讓我更了解修行的方法,如何將八識轉識成智,現在給自己的座右銘是“ 盡人事、聽天命、沒煩惱”再加上老師說的“不思善、不思惡”希望能讓自己的靈性更昇華。
 
下一篇:讀書會進修有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