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文分享 / Article

打開內在之光

作者:劉師姐

列印

妙觀察智就是指我們自己可以觀察到自己的無明,如實的了悟一切世間微妙緣起,並且也可以觀察到對方的狀態—根器,當我們觀察到對方的狀態思維,我們可以知道要如何跟這樣的人相處,所以首先要先了解自己,照見自己,若是沒有照見自己,看一個人的生命或是行為,就是用我執偏見看對方,這跟用妙觀察智看對方的生命歷程,是完全不同。帶著自己的投射,以自己的經驗去判斷對方,是我執,而用妙觀察智去看一個人的靈魂這就是慧眼。

透過妙觀察智去跟一個靈魂互動,別人給我回應,我可以更細微的觀察自己,太多的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的心平靜如水,結果一個家人或在乎的朋友對我們抱怨或是冒犯及糾正我們的時候,心就會起波動,那就是無明;這個時候,停下來去練習觀察自己的心,怎麼了?為甚麼?透過發生狀況來觀察自己,這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事件,要告訴我們什麼?是否攪動了我們自以為很平靜的內心?就好像一潭水看起來清澈,去攪動它,會發現水還是混濁的,就好像有些人事物會使得我們內心混亂一樣,停下來去看,可以觀察自己更細微的思維。

很多時候,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思維哪兒卡住(以為自己很清明平靜),再怎麼止觀是沒有用的(那只是頭腦想像),要先知道是自己的無明,並且靜下心來觀察自己,真心誠意去祈求上師的指引(如祈願文),才會得到上天要給我們的指引與體悟。

生命的修煉是不斷的汙濁(痛苦)與清澈(體悟改正)的交替過程,當我們內在之光(智慧)漸漸打開,會有一個歷練的過程—混濁、清澈。直到有一天,我們會明白生命中所有的緣起(宿命通),不會再產生無明,不會再有痛苦煩惱,所有的事物,不會再對自己的心產生波動,達到真正的平靜(漏盡通)。

我們跟身邊的人之間,透過懺悔來觀察自己的無明。我們在無明的狀況下做過太多的需要懺悔的事情,太多的懷疑不信任,太多的自大驕傲,目中無人且自以為是,太多愚痴又狂妄,不孝順又沒有禮貌,不守信用不守時,常常存有僥倖之心,沒關係反正沒有人看到,懶散、自私(不關我的事),這些習性也是我們的無明,何時我們才能夠明白自己這樣的根性並誓願斷除呢?

我們常常看對方有問題,卻看不到自己的問題。看到別人身上的微塵,但卻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樑木。如果都看不到自己,更不用說要斷念、止觀了,也無法得妙觀察智。所以當別人給我們反饋或遇到挫折的時候,要虛心接納並反觀自己;靜心且更深入的去觀照自己,這過程會反覆發生,要保持覺察自己;當我們思考這個問題夠多次,一定可以發現自己的執著,這是要破除我執無明的過程。

▍平等性智 善與惡

每一個靈魂累世以來,有各種課題待學習,當我們看待別人的行為或是個性不符合自己的標準,常常會覺得不能理解,為什麼他要做這樣的傻事?他如果怎樣不是更好嗎?其實這個靈魂是要透過一連串的考驗來學習的;一次又一次的考驗結果,有可能都要付出代價,直到有一天這個靈魂領悟了。雖然我們從旁看起來,很不理解這個靈魂的選擇(無明),但這些何嘗不是我們的無明呢?而這些過程長遠來看對這個靈魂都是善法,凡夫之人,認為這是錯誤的事,然而這些錯誤的事,也都是為了要幫助靈魂有一天可以覺醒的善法,當我們理解這個靈魂進步的歷程,考驗是為了要使靈魂進步而產生的,是好事;如此,我們在看待一件事情,就會產生眾生平等的思維(平等性智),不會再批評論斷他人的選擇,並且保有謙卑虔敬的心去看待每一件事。

當我們觀察體會到自己的無明(往昔所造諸惡業),那就是生命改變提昇的時機。苦集滅道,生命中(因為無明產生)的痛苦(苦),是因為沒有省悟過來,同樣的思維、同樣的行動、同樣的結果(貪嗔癡),產生更多的痛苦(集),直到我們發現了,原來這些都是自己所造的,都跟我有關係,透過止觀悔改,去滅除煩惱(滅),已生惡令永斷,未生惡令不生,已生善令增長,未生善令得生,煩惱無邊誓願斷,終於覺醒產生智慧,終究修成(道)。

▍妙觀察智

觀察到自己的習性(照見自己的五蘊),觀察到對方的無明,加上平等性智;每一個考驗對靈魂都是善法,靈魂在考驗當中歷劫,都是為了讓靈魂提昇,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會滅除分別心,不會妄加論斷別人的思想行為,體會到一切生命的平等無別,兩者加起來成就並實踐一切智慧,轉識成智的過程中,成就圓滿無上的佛智—大圓性智。

感謝這次的修道院課程,功課終於寫出來了,關於妙觀察智,平等性智的部分學生體會良多,透過懺悔觀照自己無明,生命中還有很多地方可以修正,感謝兩位老師的辛苦,感謝天感謝地感謝再感謝。
 

下一篇:回「家」的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