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4期.大道至簡
作者:蔡良安 老師
列印
人生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的走,行者們明白所有的哀傷、痛苦、恐懼、無助的故事情節,只不過是生命裡的一個驛站,人的角色皆是生命中的過客,走過了就走過了心無染無雜念。
靈性最純淨的狀態,可以從大約2~3歲的幼童身上看到,他沒有過多的慾望、沒有大人的貪婪,他只會想到滿足自己生存需求,確保自己能夠吃喝拉撒睡、睡好就好;這狀態是如此單純、如此接近本質,無需為未來憂慮、也無需為過去悔恨,沒有好壞標準的執念,自然沒有自責也沒有自我懷疑,不會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改變自己,更不會以社會的標準來束縛自己。幼童是那麼的自由、那麼的純真,不會輕易為人和事「貼上標籤」,而我們大人習慣為自己和他人貼上各種顏色的標籤,由於我們從小接收了來自學校、父母、社會灌輸的觀念及負能量,認知與現實世界的運行會產生大量的摩擦。反觀孩子的世界是無邊無際的,每天都是新鮮的、每天都會發現奇蹟,孩子對這世界的感應都是由心決定的沒有過往經驗的干擾和對比,所有的一切都是全新的認知,他們看到的是事物的本質,而不是被經驗和偏見扭曲的現實;孩子對討厭的人不加掩飾、沒有虛偽、沒有狡詐,對於自己在意的人(母親)全心對待、沒有欺騙、沒有陰謀。如果可以,我們只願做一個長不大的幼子,無牽無掛、清心寡欲,但我們離這純淨的靈性有多遠了?
生命場的層次是來自能量場高低強弱,決定了人的認知與格局,雖終極的目標是圓滿,當人拼命的追求圓滿時,最後會發現生命的圓滿與能量場無關,因人不斷接收著、考驗著種種痛苦和挑戰。佛家說:「人生有各種各樣的苦」,一個人成長都伴隨各種不安而成長的,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眼神中看出,例如看著一個成年人的眼睛,也許會看到充滿各種悲歡歲月的歷練及病態,當一個人進入青春期時,煩惱就會隨著身體能量流失而到來,漸漸的汙濁之氣就會像病毒般吞噬他的靈魂,以至成年人的眼睛裡充滿了各種迷失無助後的負能量,人們經物質的刺激會成為生活主題的全部,如果真想活出自己的內在,就要先覺知自身的汙濁(負面能量與訊息)並清除它,否則使用你身體的永遠只是在低頻能量的靈魂,你是否察覺自己在哪個層次?
回想日常生活中,時間都是被什麼給佔據了?除了每天早上的練功外,與朋友日常都聊些什麼主題?如果聊的都是你的感情、事業、吃喝拉撒、嗜好、工作、娛樂、八卦、說三道四或毀謗別人的清譽?還是以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執著心衍生出的話題?無論是別人主動與你聊這些,還是你主動與別人聊了這些,就會形成日常關注點定格在這些事情上,要提高能量場很難!因為這些關注點已經成為你的慣性及格局,羈絆了你、阻礙了靈性發展及成長。你會發現這些阻礙來自於你抗爭的心,是「心」出了問題;畢竟,人最難除破的是自身的格局,因人執著在物質世界的七情六慾,執著在物質世界的瑣碎小事,使得靈性意識程度降低,也決定了我們自身的價值觀。而我們本身的格局也決定了我們身邊都是什麼樣的人,自身所在的處境,如果沉溺在外在假象的虛榮感與成就感上,那豈不真是哀哉!哀哉!
在清靜無為、忘我無私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,不求長功,功力自然上長。不求治病,身心自然調整。不求功能,功能自然顯現。不求大小周天,百脈自然暢通。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,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,才是最高明的,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。
大道至簡,人生亦簡。覺悟者,從看山是山,到看山不是山,看山還是山,境界不一樣,從簡單到複雜、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昇華,我們都知道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,人修煉到一定的程度,會淡泊一些事,會變成簡單,你可以理解別人,但別人不一定會理解你,其實人不在理解而是在--認同。看透了不說透,是心透是高境界、難得糊塗是真境界。
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,將繁雜的事回歸到簡單,要有智慧、能力、也要有決心,有智慧的人都喜歡簡單,因此,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,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,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,簡單做人、踏實做事。
簡不是物質的貧乏,而是精神的自在,簡不是生命的空虛,而是心靈的單純。人要學會簡單、簡樸生活、簡捷行事、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,定能超出自我慾望的牢籠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,人生百態須當『從一而終』,樂以忘憂『簡以存真』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。
一個行者問老道長,您得道前在做什麼?老道長說:「砍柴、挑水、做飯。」行者問:那得道後呢?老道長說:「砍柴、挑水、做飯。」行者又問:那何謂得道?老道長說:「得道前,砍柴時惦記著挑水,挑水時惦記著做飯。得道後,砍柴即砍柴、挑水即挑水、做飯即做飯。」老道長與行者的對話讓我們明白,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,大道至簡人生亦簡,一千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,走過歲月、走過生活、心裡有很多感慨,一切放下、一切自在。當下放下、當下自在。
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並不需要放在心裡,人生很多負擔並不需要挑在肩上,一念放下,才能感受到簡單的平順,才能感受到心靈無慮的自在感,要想改變一些事情,首先,先把真我找到,每個人內在的能量都有一個『真我』,只是「真我」很容易被慣性掩蓋、被時間所迷離、被惰性給消磨掉。
行者們,我們應記住該記住的—回歸空性,忘記該忘記的—世間罣礙,改變能改變的—修正自心,接受不能改變的—生命無常。人生這場戲一旦拉開序幕,不管如何怯場都要上場,得把戲演到結尾。
簡單的生活,都需要回歸自然,才能體會無憂無慮享受生活,生活本然是完美的,不完美的是心態,不懂得生命意義的人,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殘缺且複雜化。如果我們學會簡單做人、把握分寸、隨遇而安,坦然接受現實,簡單做事、不惹是非、不生事、不怕事、不悔、不怨,在人生百態中,有人笑著開始,有人卻贏在最終,試著放鬆自己,微笑淡然的做最好的自己,請相信!當心境改變了,處境自然改變。人的一生注定要經歷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情節,在紅塵路上必有開朗的笑聲、有委屈的淚水、有懵懂的堅持、有成功的自信、有失敗的醒悟,每一段經歷注定是珍貴的。生命的豐盈緣於「心的慈悲」,生活的美好緣於「擁有一顆平常心」,生活簡單讓人輕鬆愉悅,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,因為簡單才能洞悉心靈之靜,因為簡單才能深悟生命的真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