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食農教育分享健康飲食文化(四)
作者:新板特區練功場 黃廷彬
列印
藥用食材時代的到來
我們日常生活中雖然吃了很多食物,以個人所知這些食物,要不是有毒,也可能是缺乏營養的無用食物,其原因是農作物於種植時,大部分是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,另外也可能是土壤、空氣或水源受到汙染,致使農作物的營養素消失,甚至有毒,當我們吃下這些食物後,導致身體細胞一個個成了營養不良的細胞,終引爆大大小小的各種疾病,進而引發癌症,然後又使用化學藥物來治療,使得我們的身體最終無法恢復真正的健康,若其治療方式能回到原點,使用適當的天然藥用食材給予細胞充足的所需營養,個人認為應可協助我們的身體得到真正的健康。
以下,我們就來談談是那些天然藥用植物:
一、促進人身安全健康的植物:
香蘭葉:又稱班蘭葉,是一種熱帶植物。當我們將它種在農地之水源處時,此香蘭植物的根可吸除汞以及重金屬,保證我們生產出來的蔬果是安全的。
南非葉:又稱EMF樹,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抗氧化物,能促進膠原蛋白彈性蛋白的合成,有效降低自由基對身體的侵害。針對太陽風暴來襲,人人身上均可測到2160萬高斯電磁波(EMF),此高量的電磁波(EMF),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甚巨,潘念宗博士建議可善用南非葉之功能,來得到身體健康。
二、舉辦食農教育時,可應用的健康食材:
這些食材都須以自然生態方式來種植,即不用肥料及農藥讓它們生長,並產出安全有益於身體健康食材。
魚腥草:魚腥草有a.抗菌、抗病毒,b.強化免疫力,c.擴張腎動脈以利尿,d.鎮咳祛膿痰,e.抗過敏、平喘,f.抗發炎等功能。潘念宗博士建議使用量子共振的酸奶(無糖優酪乳),加上有量子共振的魚腥草打成果汁,於食農教育時之飯前喝一杯,可激發體內干擾素,增加自身的免疫力,預防新冠肺炎感染。
檸檬香茅:於食農教育時,以熱水沖泡製作花草茶或藥草茶,其基部嫩莖稈部位則適合作為魚、肉湯類料理之添加香味。此檸檬香茅含揮發性油,以水蒸氣蒸餾法萃取的香茅油,劑量高的時候可以幫助提振,劑量低的時候可以幫助放鬆。
香菜:又可稱為芫荽,其中含有的醛類物質使其散發特殊香氣,是料理的最佳配料,它還具有a.預防腫瘤:香菜內含肉豆蔻,它能夠減緩腫瘤在肺部與胃部的生長速度。b.修補神經元:香菜營養對於神經中毒頗有奇效,如重金屬、化學物質使我們的神經元受到毒害時,香菜能夠為神經解毒。c.抗紅腫、抗發炎:香菜的營養對於痛風、關節炎疾病有效。
地瓜葉:地瓜葉有排汞功效,對身體健康及患病恢復,會有很大幫助。每天只要吃300公克的新鮮地瓜葉,就能滿足1個人1天的維生素A、C、E及鐵的需求,紅色地瓜葉富含花青素,有抗氧化效果。由於地瓜葉含有多量的酚,具有抗氧化及抗癌性。
夏枯草:於食農教育時,可作為食材,其葉片及花穗可供煮食。其果穗具有清肝明目、清熱散結、降壓之效,可治淋巴結結核、甲狀腺腫、高血壓病、頭痛眩暈、頭痛、耳鳴等。
艾草:於食農教育方面,可用艾葉為食材料,製作艾草粿、艾葉粥、艾葉茶等。因艾葉具有抗菌、抗病毒作用;可作為平喘、鎮咳及祛痰用。
赤道櫻草:又稱活力菜,於食農教育時摘取其嫩莖嫩葉,川燙、熱炒或者是當生菜都非常可口。其營養成分充足,富含類胡蘿蔔素、維生素E與鐵質。每日食用100g,即可滿足成人一日類胡蘿蔔素攝取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