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文分享 / Article

反觀自省內化心靈

作者:政大達賢圖書館練功場 鍾慧娟

列印
照鏡的女子圖片

在很早以前對「慈悲」的認知不夠,太淺層,只停留在文字的解意上而自以為這樣是對的。天真的以為慈悲就是左臉被打右臉也要被打,且要不斷的忍辱才是做到真正的忍辱、慈悲。以至於一再的承受所有不合理的對待,一次又一次如影片中重復上演救蝎子、受傷、忍痛,再救蝎子、受傷、忍痛?不斷重演,而至傷痕累累,但蝎子並沒有因此而改變,反而是無忌憚且無情的對待,終究沒有真正的幫助他人反而自己傷痕累累。這一切歸咎於自己智慧不夠,對人的習性不夠了解與社會經驗的不足所致。影片直指核心,原來慈悲是需要般若智慧的。慈悲是在為利益眾生之時,不忘懂得運用智慧在最完善的方式之下幫助所要幫助的人,且不把自己置身在苦難之中。

進入返老還童團體後,透由老師、師兄姐教導分享功法、心法,以及經典文字般若上的聽聞、學習,再經由大腦消化理解後,落入實際生活中,但往往尚有一大段距離,不是理解錯誤,就是紙上談兵,不然就在內心最深處,不願承認自己的不好習性,為自己的行為編造一系列的理由,凡事不願服輸的性格,一一表露無遺,毫無實際作為。在這樣自我為是、任性妄為的學習態度下,想要改變習性往「聖賢之路」前行,幾乎是零。

真正理解體證聖賢所教之事並且身心靈內化提升,還真必須藉由生活中的種種磨難及不如意之下,方能反省檢討自己,看到自己所有缺失和無知,也才能知道,要改變自己,調伏自己這顆「心」是需要懂得謙卑、虛心受教、柔軟身段,承認自己所有的不足,改善錯誤的認知和自我本位主義的思想。如此,才能漸漸看見曙光。 到達聖賢慈悲之路時,在這過程中時時不忘提醒自己謙卑、修正、反省、觀看內在起心動念,與人相處互動時,我們用什麼心態在處事,反省過程中有何缺失。學習更正內心、觀想種種以往錯誤的認知,糾正行為。在生活中運用般若智慧,不斷往內探索反省覺察讓自己不斷的前行,通往「聖賢之路」。

Photo by Vince Fleming on Unsplash

下一篇:心的停靠港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