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文分享 / Article

何謂善與惡

作者:蔡良安 老師

列印

 

維基百科:四正勤,也稱四意斷、四正斷、四正勝(巴利文: sammappadhāna; 梵文: samyak-pradhāna,samyakprahāṇa),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,其為四種正確修行方法的努力實踐。也就是精進策勵的意思,指以精進不懈的努力去修行,斷除懈怠等障礙。

 

四正勤包括四種正確的修行方法

已生惡令永斷」:對已生之惡,使永除斷。又謂五蓋等煩惱心,離五種善根故,一心勤精進,

方便斷除,不令更生。

未生惡令不生」: 未生之惡,使更不生。又謂五蓋等煩惱惡法,今雖未生,後若生時,

能遮五種善根故,一心勤精進,方便遮止,不令再生。

已生善令增長」: 已生之善使增長。又謂五種善根已生,為令增長故,一心勤精進,方

便修習,令不退失。

未生善令得生」: 未生之善使生。又謂五種善根雖未生,為令生故,一心勤精進,方便

修習,令得生。

 

<雜阿含經31卷>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正斷。何等為四?一者斷斷,二者律儀斷,三者隨護斷,四者修斷。云何為斷斷?謂比丘已起惡不善法斷,生欲、方便、精勤、心攝受,是為斷斷。云何律儀斷?未起惡不善法不起,生欲、方便、精勤、攝受,是名律儀斷。云何隨護斷?未起善法令起,生欲、方便、精勤、攝受,是名隨護斷。云何修斷?已起善法增益修習,生欲、方便、精勤、攝受,是名修斷。」

爾時,世尊即說偈言:

「斷斷及律儀,隨護與修習,如此四正斷,諸佛之所說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 

白話譯解:

如是經教,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佛陀如是說:有一個時候,佛陀住在於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。

 

那時,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:「有四種正斷。那四種呢?第一為斷斷,第二為律儀斷,第三為隨護斷,第四為修斷。

什麼叫做「斷斷」呢?所謂比丘,已起之惡不善之法,令其斷滅,而生欲(欲斷,增上欲),而方便精勤,而攝受於心,就名叫做「斷斷」。

什麼叫做「律儀斷」呢?未起的惡不善之法,令其不起,而生增上之欲,而方便精勤攝受,就名叫做「律儀斷」。

什麼叫做「隨護斷」呢?未生起的善法,令其生起,而生增上之欲,而方便精勤攝受,就名叫做「隨護斷」。

什麼叫做「修斷」呢?已生起的善法,令其增益修習,而生增上欲,而方便精勤攝受,就名叫做「修斷」。

 

那時,世尊,即說偈而說:

「斷斷及律儀 隨護與修習 如此四正斷 諸佛之所說」

佛說此經後,諸比丘們,聽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 

上述是有關佛陀所說的四正斷,問題何謂善與惡?所謂善法是否來自自身的執念?

前陣子有很大的議題,就是立委罷免與補選案。對於被罷免者而言,投同意罷免票者就是對其惡法,投不同意者即是對其善法。

 

在佛陀的時代,沒有像現在社會多元化及複雜的民選制度,因此我們生活在現今社會上,難以分辨何謂善與惡,也因此會陷入自身的執著而不自知。有關善與惡,在社會上每天有不同黨派的媒體相互攻防,而產生二元對立,社會也因此紛紛擾擾,爭端不休。

 

如何分辨出善與惡?

每一個靈魂來到人世間,有不同的選擇與必須要經過的歷程,就如同佛陀所說的,我們來自無明,而且要經過無數歷劫後才能解脫。

 

因此一個靈魂選擇的道路,如果是一條坎坷的路,他就必須要經過這樣的路程,最後從這當中領悟,才能走上智慧解脫之路,所以這樣坎坷的路,對於這樣的靈魂即是善法。然而,對於一般人而言,就會不解為何他要選擇如此困難、坎坷、無盡深淵的道路?

 

對於一位犯罪的人,他選擇錯誤的道路,無論是否被法律制裁,最後依然無法逃脫出上天的審判及內心的煎熬。因此一個無明業障重的人,必須在所選擇錯誤的道路中付出代價,而如果沒有經歷過這錯誤的道路,其靈魂也不會覺醒,所以這樣錯誤的道路,對其靈魂而言,也是善法。但是對於一般人而言,這是十惡不赦之人,所犯的罪就是惡法。以上天的角度而言,所犯的罪惡,其將再一次進入無盡輪迴的惡道之中,最後才得以解脫。因此,人世間及上天的懲罰都是在幫助這些靈魂。

 

近期有許多明星的婚姻遇見問題,對於這些離異的夫妻而言,從靈魂的角度來說,夫妻也都是透過這樣的過程來學習。所以婚姻出現問題,用上天的角度來說,這些問題的發生,即是善法。沒有經過婚姻的挫折,這些靈魂是無法解脫。然而,有些靈魂不用經過這樣辛苦的過程,最主要是智慧提升,靈魂昇華了。

 

佛陀也說,十二因緣,人會根據其無明狀態來歷劫,所以才說四聖諦。四種神聖的諦,即1.苦聖諦、2.苦集聖諦、3.苦滅聖諦 4.苦滅道跡聖諦,簡稱為苦諦、集諦、滅諦和道諦,是釋迦牟尼佛之基本教法,是歷史上部派佛教和現代佛教各宗派共同的基本教義。

 

佛陀認為「苦諦」是生活中當然有苦有樂,但使人難以忍受的是諸行無常。生、老、病是眾生所必經的過程。佛陀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、五蘊熾盛。

 

「集諦」集者集起之義,集起苦因,又稱苦集諦。集是有關苦的原因。人的苦難來自永恆的生存欲,因為生死流轉永無寧日,終日擔憂。之所以有這種種痛苦,是因為有產生痛苦的根源,主要是貪、嗔、癡三毒,這就是「集諦」。造成苦的原因,粗分「貪」、「嗔」、「癡」三毒,從廣則有「十使」。推至最後,眾生的本心為「無明」所障蔽。

 

「滅諦」要想去除痛苦,就要消滅產生痛苦的原因「貪、嗔、癡」,這就是「滅諦」。佛陀還列舉了這些痛苦,其中包括內六處、外六處、六識、六觸、六受、六想、六思、六愛、六尋、六伺,並提出了相應的止息。這些痛苦的止息也稱為涅槃,即明集諦理,斷盡煩惱業,則得解脫。

 

「道諦」又稱為苦滅道聖諦,是說如何破解苦集,使苦不再積聚,乃至於滅壞的修行方法。必須要去修八正道,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這就是「道諦」。

 

「人的苦難來自永恆的生存欲,因為生死流轉永無寧日」,靈魂經過輪迴轉世時,也會帶來智慧及業障。智慧即是表現在光明部分,而業障即是表現在黑暗、挫折、痛苦的道路,因此業障的發生即是靈魂自覺最佳的時機,如果錯過機會,這些無明的業障將會再一次出現,直到靈魂走上解脫的道路為止。因此當無明業障出現時,對於這個靈魂而言,就是開悟最佳的時機,而這些無明業障居然是靈魂開悟所需要的善法。明白上述的道理,我們就不會隨意對他人所選擇的道路,評論是與非或者善與惡。

 

我們這一生也是經歷過許多的挫折及遇見諸多的問題,而這些問題背後,即是尚未有般若智慧部分,也是靈魂要學習的地方,而每一個靈魂此生要歷劫的方式也不同。真正的智者,明白此一道理,自然就不會陷入自身執念,同時也不會評論他人所選擇的道路。

 

近期,看到大家一起整理希望園區五甲多的農地,讓癌友有個舒適的練功環境,同時也提供大家來此當志工及自我修煉、精進的地方,雖然辛苦,然而大家用歡喜的心來奉獻,現在希望園區的農地已經煥然一新了。

 

有位師姐問我,這幾年進入返老還童後,除了身體健康、氣脈有些變化外,如何讓靈性也有一些增長。我回答這位師姐「妳看一般人陷入夫妻問題、公婆問題、孩子問題、政治問題等,是否看清楚他們一直在這問題的渦旋中打轉?」師姐回答到:「很清楚。」。那就表示師姐的智慧已經提升,同時自身有此覺性,不容易再掉入無明的深淵之中了。

 

新的一年,園區也即將要進入啟用階段,很慶幸地,文教中心工程進入尾聲時才遇到物料上漲,如果晚一年開工,建設成本將會增加20%-30%

 

張盈泉會長今年再捐贈基金會600多萬,一共捐款有2000多萬;負責文教中心水電工程的老闆也捐給基金會300萬。這段時間,我們積極、謹慎地使用每一分錢,也謝謝大家出錢出力,就是為了未來能幫助更多的癌友,讓更多生病的朋友找到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!

 

<道德經>

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居善地,

心善淵,與善仁,言善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動善時。夫唯不爭,故無尤。

 

重點提示: 不與人爭端是與非善與惡幾於道

下一篇:來自十方貴人相助